[會員登錄]      [會員注冊]  
 
新聞資訊
公司新聞
行業資訊
文史天地
  客服電話:
0591-83849000
  客服郵箱:
fzcxyy1993@163.com
 
>>新聞資訊 - 行業資訊 您現在的位置:福州辰星藥業有限公司 >> 新聞資訊 >> 行業資訊
2020年業績如何進步?藥企了解政策、讀懂政策需成必修課!
本文來源:網絡  發表日期:2020-03-18
來源: 新浪醫藥新聞 2020-03-17A-A+

文 | 梁建

隨著年報披露進入密集期,一季報業績預告也開始浮出水面,由于疫情的影響,一些醫藥企業一季度業績增速比較明顯。

例如陽普醫療近期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稱,預計實現凈利潤為992.51萬元—1127.85萬元,同比增長120.00%—150.00%。公司表示,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公司全自動脫蓋機、核酸檢測采血管、樣本保存液、拭子、口罩等疫情相關產品的銷售金額預計比去年同期增加約5200萬元。

樂心醫療也公告稱,一季度預盈468.64萬元—542.64萬元,同比增長90%—120%。公司表示,報告期內,公司致力于針對運動健康、慢病管理等領域為廣大客戶提供健康IoT與大數據整體解決方案,行業繼續保持良好的增長態勢。

此外,同和藥業近期發布一季度業績預告,預告凈利同比增長120%—150%。公司表示,2020年一季度業績增長較高除因上年同期基數較低外,主要原因是公司歷年努力拓展高端市場、不斷加大研發投入、優化產品工藝等工作成效得到顯現,及公司2月中旬已全面復工復產,較快擺脫了疫情影響。

除了上述幾家企業公布的一季報之外,根據此前新浪醫藥的統計數據,去年,整個A股市場,醫藥企業整體呈現出企業盈利多虧損少的狀態,其中盈利的企業主要有九安醫療、藍帆醫療、樂普醫療、智飛生物、長春高新、海思科、金域醫學等,這些企業去年的利潤增長都超過了50%。

可以看出,整個醫藥行業從去年以來一直處于緩慢的復蘇階段,從政策方面來看,由于去年的醫保談判和藥品集中采購等相關政策的落實推進,一些藥品生產企業也從之前重銷售的發展模式轉為重研發,官方以政策倒逼企業進行自我革新,這也是去年很多企業收入下降反而利潤有所增長的原因之一。

去年藥企發展較為順利

就去年而言,整個醫藥行業政策發展波瀾壯闊,從4+7集采、重點監控合理用藥目錄到醫保目錄等一系列政策調整,在過去一年不斷推動著行業的發展變革。

雖然從總體趨勢上看來,對比2017年行業仍舊處于下降趨勢,不過相對而言,相較于2018年中國醫藥行業一些列黑天鵝事件的發生,在去年到算得上是近幾年來比較平穩的一個年份。

如此平順的一年對于一些致力于新藥研發的企業來說是一件時間上的利好,在去年一整年創新也被推崇至行業發展的最高共識,毫無疑問,創新能力強的企業將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并將受到資本的追捧。

就目前內地的一些新型生物藥企給出的數據來看,也能夠佐證上述的說法,例如根據在科創板掛牌的企業來看,有近八成的企業實現業績增長,而在生物藥企方面,這一現象表現得更加明顯。

這些掛牌的企業中,生物藥企特寶生物的去年業績的增速最高,2019年,該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7.29億元,同比增長62.77%;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6429.39萬元,同比增長301.76%。

特寶生物談到的原因是:生物醫藥行業銷售規模持續高速增長;因2018年公司派格賓仍處于新藥推廣期,銷售尚未達預期,2019年特寶生物不斷完善營銷網絡,主要產品在相關治療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隨著乙肝臨床治愈科學證據的不斷積累,派格賓銷售大幅增長;公司主營產品的毛利率水平較高等。

而在其他掛牌生物創新企業方面,諸如百奧泰和微芯生物的業績繼續維持虧損的狀態,但是相對往年,虧損金額已經大幅縮減。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根據微芯生物早先公布的數據,在2016和2017年兩年間,該公司的銷售費用一直高于研發費用,然而,其2018年及2019年前三季度的研發費用均低于銷售費用,分別為4316.05萬元、3989.41萬元。就這個變化而言,不能不說是一個好的現象。

從上述企業的業績分析可以看出的是,由于2019年官方一些列積極政策的推動落實,中國藥企們也開始有意逐步走出銷售重于研發的老路子,雖然這一條路將頗為難走。

2020年要繼續隨波逐流

2020年國內各家藥企應該如何利用官方這股鼓勵創新發展的趨勢進一步壯大自己,這對于剛剛開年的中國來說,幾乎成了一場玄學,不過對于中國藥企而言卻成了一項不需要證明的真命題。

2020剛來不久,華夏大地上新冠肺炎也跟隨腳步肆虐而來,禁足多日后,2020年股票開市第一天,多數股票紛紛大幅跌停,卻唯獨醫藥等幾個行業不動如山。

這也印證了醫藥制造業對于國家民生與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性。所以至少對于醫藥行業而言,或許在2020年反而有更多投資者意識到“醫藥制造業”那必不可少的重要性,畢竟資本市場雖瞬息萬變,不變的卻是萬萬億人民百姓的需要。

在這一場疫情中,醫藥行業的重要性可以說人盡皆知,因而在3月5日,官方也就發布了醫藥行業史無前例的重量級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

可以得出的結論是,中央有關決策層也在這場疫情中看到了醫藥企業對于國計民生的重要性,再加上去年進行的一些列關于醫保支付,帶量代購等政策的落實推進,也讓官方看到了新政推行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從而在本月出臺心底的指導意見也顯得順理成章。

而對于醫藥企業尤其是有意將自家產品進行醫保談判的企業來說,整個2020年恐怕都逃不過上述文件的指導,所以對于這些藥企而言,今年的業績也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文件如何落地執行。

注:關于具體分析請看新浪醫藥過往文章。(醫保目錄調整權力回收 一票制范圍擴大!中央如何規劃醫保改革藍圖?

任何行業都需讀懂政策

但是官方對于該文件的態度到底如何?目前已經有權威人士進行了相關解讀。

日前,國家醫保局局長胡靜林在《求是》雜志發文,對落實中央近日印發的《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進行部署,明確提出了4點改革安排。

在這篇文章中,胡靜林直截了當地指出,“長期以來,醫保藥品目錄內安全無效的‘神藥’盛行,‘只進不出’,影響群眾獲得優質藥品服務。將大量“神藥”調出目錄的同時把不少好藥納入醫保,實現了結構優化。健全目錄動態調整機制,讓群眾用上更多質量更高、價格較低的藥品!

可以看到的是,一些類似于中藥注射劑等中國特色藥物的使用將繼續維持高壓態勢,其對于醫保資金的占用這一現象也將一去不復返。

胡靜林還在文章中點出了官方對于帶量采購的看法。其主要觀點便是持續推進集中帶量采購。他在文章中這樣表述,集中帶量采購直擊虛高藥價的軟肋,實現降低藥品價格、提高用藥質量、促進產業升級等多重效應。更重要的是,集中帶量采購在為醫保減負增效的同時,為規范醫療行為、推動公立醫療機構改革創造了條件。

胡靜林更進一步點名了藥品集中采購的目的,官方有意以集中帶量采購這個“小切口”,可以推動醫藥衛生體制這項“大改革”。

毫不諱言,中國市場不管是醫藥領域、食品消費領域還是房地產領域,皆處于政策市場,在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的中國,企業如若想要在業績上更進一步,就必須了解政策、讀懂政策,只有這樣才能比對手們更早一步了解行業的風向,從而占據領先地位,這不僅僅是對于醫藥企業而言。

*聲明:本文由入駐新浪醫藥新聞作者撰寫,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醫藥新聞立場。
福州辰星藥業有限公司  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金山工業區金巖路168號  網 址 :http://www.natcoproxy.com/
電 話 :0591-83849000 傳 真 :0591-83852108 郵 箱 :fzcxyy1993@163.com
-   技術支持:億聯網絡